雷科的毫米波射频测试专利,通过小型化的结构设计,使被测物体不仅拆装方便,而且使被测物体辐射面的几何中心与旋转中心接近重合。不仅减少了射频测试平台占用的空空间,实现了小型化,而且提高了效率和精度,使测试更加灵活。
北京理工大学雷科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(雷科理工大学)凭借在雷达上的优异表现,于18年正式加入百度Apollo硬件开发平台。不过,为了满足整个雷达的测试,雷科科技也在毫米波射频领域不断深入。
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和进步,毫米波雷达已经应用于许多民用行业,如汽车电子、无人机、智能交通、人体安全检测等。毫米波测试技术是毫米波雷达商业化和批量生产的关键因素。但在测试中,射频天线和信号处理器的测试内容不同,分系统和整机的测试内容也有较大差异。上述特点导致雷达测试效率低。一旦雷达开始量产,尤其是进入消费电子行业,测试技术的优化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。
现有技术中,射频天线的测试是在微波暗室中设计的,但暗室中的紧凑场和近场扫描设备效率不高但成本极高,不适合批量测试。整个雷达的测试设计都是在微波暗室的远场条件下进行的,不仅占用了暗室很大的空空间,而且很难满足被测物体姿态高频调整的要求。
因此,2018年6月21日,北理工雷科申请了名为“一种小型化毫米波射频测试平台”的发明专利(申请号:201810645203.4),申请人为北理工雷科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图1毫米波射频测试平台总体结构示意图
图1是本专利提出的一种小型毫米波射频测试平台,主要包括台式相机盒3、近端平台1、远端平台2、待测物体4、射频工具5和安装在台式相机盒3内部的射频收发模块6。
近端平台1和远端平台2分别安装在桌面黑匣子3两端的内底部,射频工装5安装在近端平台1上,待测物体4安装在射频工装5上,射频收发模块6安装在远端平台2上,射频收发模块6与待测物体4相对,射频收发模块6向待测物体4发射或接收毫米波。通过近端平台1和远端平台2,将待测物体4和射频收发模块6布置在半空中,形成更好的无反射电磁环境。桌面黑匣子3由绝缘外框7和吸波材料组成,可以形成无反射的电磁环境。
图2射频工具安装示意图
射频工具安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。射频工装5整体从上到下由支架11、横向平移台10、方位转向台9和近端平台1组成。
其中,支架11可以为安装有其自身底板的待测物体4提供正交安装位置,并实现测试安装有平板的待测物体4所需的正交姿态。横向平移台10可以通过横向长孔13中的螺钉与方位操纵台9固定连接,使得支架11和横向平移台10可以一起沿着横向长孔13横向移动,直到被测物体4的辐射口面的几何中心与方位操纵台9的旋转中心重合。方位转向台9由电机控制,可根据指令在水平面内自由旋转,以保证待测物体4与射频收发模块6相对。
因此,射频工装可以实现待测物体在固定区域内的移动,不仅使得待测物体拆装方便,而且使得待测物体辐射口面的几何中心与旋转中心接近重合。不仅减少了射频测试平台占用的空空间,实现了小型化,而且提高了效率和精度,使测试更加灵活。
雷科作为院士与高校强强联合的企业之一,坚持创新引领、融合发展,不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,也为毫米波雷达的发展保驾护航。
关于守护者
深圳市嘉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由在华为等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多年的知识产权专家、律师、专利代理人组成。熟悉中国、欧洲、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理论与实践,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、布局、诉讼、许可谈判、交易、运营、标准专利共创、专利池建设、会展知识产权、跨境电商知识产权、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。编辑:tzh
中承科技为客户提供世界领先的无线射频测试、无线综合测试仪、通信测试仪表、无线通信测量、WiFi6e测试仪、蓝牙综测仪等解决,帮助客户提高产品质量、降低生产成本、提升综合竞争力。